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材《气味瓶》含深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婴幼儿想用语言表达我们的发现和感觉,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在活动中体验鼻子的用处,了解要保护,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气味瓶》含深思教材吧。
【活动目的】
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2、想用语言表达我们的发现和感觉。
3、在活动中体验鼻子的用处,了解要保护。
4、通过实质操作,培养婴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能客观地表达我们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筹备】
若干个盖子的深色玻璃瓶,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麻油、醋、酒、臭豆腐水,鱼鳞、汽油、碾碎的花生米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婴幼儿关注气味瓶。
1、今天老师给大伙带来了什么?
2、对,而且瓶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倘若想了解瓶子里有哪些东西?大家如何办呢?
4、对,有好多的办法:看、闻、尝
2、用鼻子感知气味。
1、那大家如何使用鼻子闻呢?
2、闻不到里面的气味的时候如何解决呢?用手扇风鼻子挨近闻。
3、用鼻子闻气味有不少办法:凑近鼻子吸气闻,用手扇风鼻子挨近闻。
4、桌子上有不少的瓶子,你们了解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5、请小朋友打开瓶盖,只用闻的办法,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等一会儿告诉大伙,你闻到了什么气味?要记得闻好一个盖好盖子了,才能换其它的瓶子闻。呆会儿闻的时候要小心,不可以把瓶子弄倒了,闻的时候不可以抢。待会儿我要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6、婴幼儿交流自己刚刚闻到了什么气味,它可能是什么东西?你喜欢这个味道吗?为何?
7、小结:刚刚大家了解了可以用鼻子去闻物体的气味,来分辩物体,了解了不一样的
东西有不一样的气味。如闻起来香香的是香水,感觉酸酸的是醋,有洒精味道的是酒,腥腥味的是鱼鳞~~~~~~~~~~~。
3、拓展经验。
1、朋友你在家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何?
2、婴幼儿讨论交流。
3、鼻子有哪些用处了呢?
4、小结:大家的鼻子非常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帮助大家分辨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大家要保护我们的鼻子。
5、那大家应该如何保护鼻子。
6、小结:不抠鼻孔,不把东西塞进鼻孔,有鼻涕时准时擦,要维持鼻腔清洗,鼻子流血时要维持安静,注意休息、活动时注意不撞击鼻子,积极参加训练,增强体质等。
教学深思:
小班婴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定义停留在喜欢闻与不喜欢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极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给婴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婴幼儿知道各种物品的气味。
依据大家班小朋友的年龄特征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学习运用鼻子感知不同物体的不同气味,难题是可以正确分辨及表达物体的气味。活动刚开始我就使用直接提问的办法,把话题引到:小瓶子装有东西,不可以打开盖子,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里面是什么?由于小班婴幼儿年龄特征,他们的表达可能有肯定的局限性,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引导是很重点的,老师要准时鼓励或一定婴幼儿的回答,并对婴幼儿的回答准时小结。依据婴幼儿回答,我有针对性的引导婴幼儿运用更多的形容词来形容各种气味,如:香香的、酸酸的。如此既增强了这个环节的趣味性也潜意识的丰富婴幼儿的词语。老师注意察看婴幼儿活动,并准时给婴幼儿提供引导。婴幼儿通过探索各种气味,嗅觉经验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小百科:气味是物体本身散发的味道。